近日年兽的传说的故事?_年兽岁的传说?消息关注度非常高,想要逐步了解这方面的一手消息,小编给大家理出有关这方面的全部内容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深入了解!
春节的年兽是中国民俗神话传说中的一种恶兽。相传在古时候,每到新年之夜,就会有一只凶残的怪兽——年兽,闯入村落吃人,因此得名“年兽”。据说年兽长年深居海底,每到除夕才爬上岸,吞食牲畜、伤害人命。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受到年兽的侵害,每到除夕这天,村村寨寨的人们都会扶老携幼逃往深山躲避。
有一个关于年兽的故事是这样的:在一个除夕夜,桃花村的人们正准备上山避难时,从村外来了一个乞讨的老人。只有村东头的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一些食物,并劝他快点上山躲避年兽。然而,那老人捋着胡须笑道:“婆婆若让我在家待一夜,我保你们平安无事。”
结果,当晚年兽果然没再次出现。原来这位老人并非凡人,而是紫微星君,他用自己的法力将年兽镇住了。从此以后,人们不再需要逃往深山躲避年兽,而是在家中庆祝新年的到来,迎接平安与吉祥。
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紫微星君的神通广大,也传递了一个重要的寓意:善良和信任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。
在远古时期,有一种凶猛的怪兽,散居在深山密林中,人们称它为“年”。年兽形貌狰狞,生性凶残,专食飞禽走兽、鳞介虫豸,甚至会吃人,因此让人们谈“年”色变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人们逐渐掌握了年兽的活动规律。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就会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,而且总是在天黑以后出没,在鸡鸣破晓时返回山林。为了应对年兽的侵袭,百姓们将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守,称为“年关”,并想出了一整套过“年关”的办法:每到这一天晚上,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,熄火净灶,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,再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,然后一家人躲在屋里吃“年夜饭”。
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,所以置办得很丰盛。除了全家老小围在一起表示和睦团圆外,还须在吃饭前供祭祖先,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度过这一夜。吃过晚饭后,谁都不敢睡觉,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,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,通宵守夜,这就是除夕夜“熬年守岁”。一夜连两岁,岁岁如意;五更分两年,年年称心。
天色渐渐黑了下来,年兽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,摸进人群聚居的村落。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,门前还堆着芝麻杆,街上不见一个人影儿。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兽毫无收获,只好啃些芝麻杆充饥。公鸡啼晓后,这些凶残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山林。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,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,互相祝贺没有被年兽吃掉,并打开大门燃放鞭炮,向邻里亲友见面道喜。这就是“拜年”的由来。
这样过了许多年,人们渐渐对年兽放松了警惕,不再提前做好晚饭、熄火净灶,也不再封住前后门、围在一起守岁,而是和平常一样正常生活。然而有一年三十晚上,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,几乎将全村人吃光。只有一家挂红布帘、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和几个在院子里玩竹子的孩子幸免于难。原来,年兽见到红彤彤的火光和听到爆竹声时,吓得马上掉头逃走了。
此后,人们得知年兽怕红色、怕光、怕爆竹的响声。于是每至年末岁首,家家户户就贴红纸、穿红袍、挂红灯、敲锣打鼓、燃放爆竹,年兽从此再也不敢来了!
这种现象逐渐形成了绵延不断的“过年”和“拜年”风俗。“拜年”的内容丰富多样,通常是先拜天地,后拜祖宗,再拜高堂,然后出门去拜亲朋好友;亦有初一拜本家、初二拜岳家、初三拜亲戚等讲究,直至拜到正月十五,所谓“拜个晚年”。这一风俗越传越广,慢慢的变成为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。
有关年兽的传说的故事?_年兽岁的传说?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,如果还想更多这方面的信息的小伙伴,记得收藏关注多特软件站!
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立场,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可联系多特删除。(联系邮箱:)